他如果回到小地方,每个月发四五篇文章,就够养活自己。而这个网站,再古涩冗长的帖子,也有数量众多的回复。这样一个人,他的博客在这个网站几百万的用户中排名在前五十。
他初中学历,之后上过职业学校,之后七八年没有工作,再之后做旧书店,卖书的钱买书,买来的书再卖。现在了,在一家名气不大但还是跟书相关的杂志做事。
除了这份工作,平常他做的最多还是玩书,还有就是每天写博客。听他的谈吐,看他的文章,会让我这种比较科班的人自惭形秽,也愤懑这样的人没有机会做学问,而大学里却充斥着愚昧和脑残。学术不昌,吏治不良,入世的人寻求职业和事业,出世的人就是他这种读书人了。
读书人有自己的圈子。比如有一次,朋友介绍他加入一个专讨论历史的 QQ 群。群主很牛,要加入群必须先回答群主提问。群主一般先问,你对哪个朝代比较了解,然后问你关于那个朝代的问题。在他还没在网上搜出答案的时候,群主已经把他拒绝了。后来他是经另一个群主同意才加入该群。
这里的读书人是指称比较狭义偏文化的,他们读得多是文史社科,多具中男特质,有入世很成功的,也有人生很性情的。他们的博客也多是以文会友,文以载道。博客是他们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的地方。
这与媒体或 IT 人的博客有很大的不同,虽然其中也有很多人从事媒体工作。
媒体和 IT 人能够很自觉地将博客作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工具。他们的博客多数内容是时效很强的资讯时评段子八卦,稍正式一点的也是新闻文体的一种。这些博客发挥着所谓自媒体的作用吧。
博客可以让不看新闻的人,无意间就了解时事;但是很难想像,博客能让不读书的人爱上读书。不同趣味的线下人群在线上同样是归宿不同。读书人的博客可以当作书来读,大有玩味和可资沉淀之处。媒体和 IT 人的博客往往设计和可用性较好。
有趣的是,读书人见到混得较好的职业人士,他们较高的评价一般是:"这是个做事的人"。而职业人士又往往以认识几个读书人来表现自己文化上的优越感。不有趣又偏颇一点的是,像他这样的读书人有着不被扭曲的人格和干净的品质,而职业人士会有较好的生活素质。
他最近又要迈出在我看来很性情的一步:辞掉工作,暂停博客,义无反顾地去一个小地方追求因诗而遇的爱情。
题外话,两类人(让一个人有两类本事很难)应该是各得其所,各司其职。如果读书人变得凡事讲流程,讲治理,跟人谈话都有模式可循,那他完了。如果他所在这个网站以读书人的方式来运营,想必也是隐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